国际金融报
12月15日,记者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处获悉,上周(12月6日至12日)集合信托发行市场行情转冷,发行规模大幅下滑;成立数量和规模也双双回落。
收益率方面,随着上周集合信托市场趋冷,非标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也出现回落。现阶段,标品信托已经成为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重点领域。
那么,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结束,对于信托行业来说,可以预见的变化包括哪些方面?相关业务的发展空间如何?
发行成立双双下滑
记者注意到,上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行情转冷,发行规模大幅下滑。具体来看,共有36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51款,环比减少16.05%;发行规模为256.71亿元,环比减少14.71%。此外,上周集合信托产品数量也有所回落,成立规模出现下滑。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周共有383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减少10.51%;成立规模90.08亿元,环比减少53.01%。
对此,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分析认为,上周集合信托产品的成立数量和规模双双回落,一方面受额度监管限制月初产品额度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产品信息披露不足对产品成立情况有重要影响。
本年度内,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2日,集合信托市场累计成立集合产品29388款,累计成立规模16396.91亿元。
在各个投向领域中,记者注意到,上周基础产业类产品成立情况相对稳定,下滑幅度相对较小。
具体来看,上周金融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44.46亿元,环比减少52.54%;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5.62亿元,环比减少79.59%;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29.06亿元,环比减少23.56%;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10.84亿元,环比减少66.63%。
从11月的情况看,基础产业信托募集资金202.33亿元,与前一个月同时点相比增加51.76%。
喻智表示,当前信托公司在基础产业领域的展业,主要限制在于压降融资类业务,因此非标转标是信托公司基础产业业务转型的重心。另一方面,投资者对政信项目保持较高的热情,信托公司在基础产业领域投放更多产品有助于提升资产管理规模和支撑业绩。
平均预期收益回落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上周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数量为194款,环比减少2.51%,成立规模为35.90亿元,环比减少51.79%。
其中,投向固收类资产(债券等)的产品成立数量143款,环比减少2.71%;权益类产品成立数量42款,环比增加10.53%。
喻智表示,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保持稳定,但成立规模波动较大,一方面标品信托产品资金募集相对困难,另一方面信息披露程度则有所不足。
发行方面,上周标品信托发行98款,环比减少8.50%;发行规模为70.37亿元,环比减少24.31%。其中,投向固收类资产(债券等)的产品65款,环比减少3.13%;权益类产品发行数量19款,环比减少24.31%。
收益率方面,随着上周集合信托市场趋冷,非标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也出现回落。上周成立的非标类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02%,环比减少0.17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1.64年,环比增加0.02年。
从投向上看,上周仅有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产品平均预期收益出现上升。
据统计,上周金融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79%,环比减少0.40个百分点;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36%,环比增加0.03个百分点;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11%,环比减少0.15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06%,环比减少0.12个百分点。
持续拓展相关业务
标品信托已经成为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重点领域。具体来看,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结束,通道业务持续压缩,非标投资明显减少,标准化投资快速发展,信托业转型取得一定成效。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季度末,资金信托规模为15.67万亿元,同比下降9.04%。从资金信托在五大领域占比来看,排序分别是工商企业(29.02%)、证券市场(19.50%)、基础产业(12.52%)、房地产业(12.42%)、金融机构(12.12%)。
可以看到,证券市场是资金信托投向的第二大领域。截至2021年3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3.06万亿元,同比增长38.12%,环比增长9.22%;证券市场信托占比升至19.50%,同比上升6.6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98个百分点。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信托行业来说,未来可以预见的变化包括融资类业务继续压缩,投资类业务特别是证券投资类业务有持续拓展的空间,特别是债券业务作为这两年信托行业转型中的规模担当,后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此外,股权类投资的占比也会逐步提升,不过在未来3年的提升空间预计有限。”廖鹤凯指出。
产品形态方面,廖鹤凯表示,预计会和“固收+”比较类似。在各类机构发力这一领域的同时,信托公司也并不是没有空间。和之前的非标产品相比,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升级。
“具体来看,在原有传统非标交易对手基础上进行筛选,同时也有评级机构的参与,信息披露更加规范透明,并且更符合监管的要求。另一方面,交易对手更窄其实也降低了风险。”廖鹤凯补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