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君君
[ 前述技术开发部负责人进一步说,究其根本,是因为智能投顾业务是个长期投入、短期收益不明显的长线业务,银行往往无法做到耐心的长时间投入。 ]
金融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因人工智能而火起来的银行智能投顾业务却频频被调整。继购买功能等服务被暂停后,11月16日起,兴业银行再度调整智能投顾业务,并将针对该业务持仓原页面进行改造。
自2021年起,多家银行便对旗下智能投顾业务进行改造,如暂停申购服务等,部分银行选择终止相关业务。在业内人士看来,逐渐熄火的智能投顾业务或许能借助于金融大模型再迎来发展,不过,其合规性要求应被高度重视,用户体验感也有待加强。
仍在调整
近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自11月16日起将调整兴业智投业务的后续相关服务。包括兴业银行手机银行App将针对兴业智投原持仓页面进行改造,客户原持有的“兴业智投”基金份额,后续可以在该行手机银行财富频道—基金代销板块查看持仓明细,客户可选择继续持有,也可选择赎回持仓中的单只基金。
“兴业智投”,是兴业银行为客户提供智能投顾业务的平台,该平台为客户提供从投资目标风险的确定、投资组合配置、下单购买,到资产组合实时跟踪、调仓建议,以及历史收益情况和业绩对比等流程服务。
在此次调整之前,兴业银行已不再提供“兴业智投”购买功能等服务。记者注意到,2021年12月,兴业银行曾宣布,暂停“兴业智投”服务的购买功能,暂停后,服务项下所有组合不允许购买或存量客户追加购买,“兴业智投”不再上线新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后续不再提供调仓建议等服务。
“兴业智投”业务再度调整,在业内人士看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合规性考虑,智能投顾业务存在投资策略不明确的问题,对投资者来说仍较为模糊,与监管要求的穿透资产规范存在冲突;另一方面,智能投顾业务需求量下降,作为高投入、长时间的业务,产出不足使得银行无法持续投入。
为何暂停
早在2021年12月,多家银行就已按下智能投顾业务的“暂停键”。
彼时,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宣布暂停智能投顾业务的申购服务。去年6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密集发布了调整智能投顾业务的公告,表示将不再提供相关服务。今年4月,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不再提供“增金智投”相关组合服务,调整后,持仓客户持有的原“增金智投”基金组合解散,组合内成分基金将以单个基金的形式存在。
多家银行提及,进行智能投顾业务调整的原因主要是根据监管的要求。2021年11月,有关监管部门向多家基金公司下发《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要求基金投顾业务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资建议与客户单独签订合同;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资建议服务单独收取费用;不具有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的机构不得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投资建议,不得提供基金组合中具体基金构成比例建议,不得展示基金组合的业绩,不得提供调仓建议。
还有部分银行还选择终止智能投顾业务。11月16日,记者登录多家银行App发现,工商银行“AI投”、招商银行“摩羯智投”均由此前暂停相关服务变为停止相关服务;浦发银行“极客智投”已变更为“原极客智投”,于2月7日全面终止相关业务。
某金融发展实验室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智能投顾本质上是一个技术黑箱,产品处于相当不透明的状态,存在着巨大的监管风险,若伴随着智能投顾所管理的资金规模的增加,背后隐藏的风险不断累积,一旦出现剧烈市场波动,很有可能就出现恐慌性的资金抛售等系统性风险,可能会引发巨额亏损。
他进一步解释称,而且,依赖于过往技术的智能投顾产品并不真正智能,较针对服务对象进行定制化、全方位的投资机器人仍有较大距离,只能算是类智能产品,而并非真正的人工智能。
未来几何
始于2016年的国内智能投顾行业热潮,经过近几年的行业整顿,目前处于熄火状态,部分业内人士甚至认为智能投顾业务并无再继续的必要。
“监管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消费者投资方面信息更加透明,智能投顾是技术黑箱,投资人并不知道其内在的运行机制,大多数投资人也看不懂人工智能的调整参数。此外,智能投顾业务并未给银行整体业务带来大的增量,显得较为‘鸡肋’。”某国有行技术开发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以中国银行业首个智能投顾系统“摩羯智投”为例,该系统于2016年末上线,次年10月营收规模突破80亿元,然而5年后的2021年,“摩羯智投”累计服务客户超20万,销售规模并未实现较大增长,仅超过140亿元,相较于银行本身业务体量的客户数量和营业规模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前述技术开发部负责人进一步说,究其根本,是因为智能投顾业务是个长期投入、短期收益不明显的长线业务,银行往往无法做到耐心的长时间投入。
不过,随着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发展,也有业内人士再度将智能投顾发展的希望寄托于金融大模型的应用。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伴随着大模型风靡全球,多家银行已进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布局。工商银行在2023年三季报中称,正在加强前沿技术应用,已经实现了人工智能百亿级基础大模型落地应用。平安银行也称,正在积极探索大模型研究与实践,并在产品设计、场景运营、营销物料生成、经营分析、行政办公等领域应用。邮储银行表示,将在手机银行上建设“智能投顾”能力体系,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财富管理。
“银行主动拥抱大模型,看上去更向‘真正的人工智能’靠拢了,但其背后的风险仍要注意。”某金融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对记者说,一方面,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基于信息和语言的互换,可能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金融大模型仍具有传统人工智能技术的缺陷,即算法运行的黑箱,其运行规律和因果逻辑不会呈现给使用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判断银行的智能投顾业务能否借助于金融大模型再度发展,要从其是否实质性改善用户体验、是否提高业务效率、是否提升盈利能力三个方面来考量。
上一条:使用香水要注意什么
下一条:公积金贷款需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