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Mysteel热点观察:再降准的可能性和时机
12月15日的降准为明年“宽货币,宽信用”做好了准备,或开启来了新一轮的宽松周期。那么,下次降准的可能性还有多远?Mysteel认为,往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是否降准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小,当然也会受制于通胀压力。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国外政策溢出效应和国内的政策节奏。若明年一季度左右仍存在降准可能性,降准的方式和时机可能有两种:1)在明年春节前降准,释放的一部分中长期资金用于置换到期的MFL。2)1月除续作到期的MLF外,继续投放更多量的MLF,平抑流动性波动;3月再次降准,释放流动性为“宽信用”做准备。
Mysteel分别在6月和10月的研究报告(《经济增长动能弱化,用钢需求前景堪忧》、《9月金融数据释放了哪些预警信号?——从黑色产业的视角看未来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中,前瞻性地指出了7月和12月降准的可能性、时机和方式。
12月1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同日,央行进行了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有9500亿元MLF到期。
本次降准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净释放资金大约为7500亿元(与今年7月降准净释放的长期资金额大致相同),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以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MLF续作的特征是“价稳量缩”,说明货币供给并未明显宽松。我们的理解是,降准带来的市场流动性充裕,更多是为了防风险,对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和降低风险暴露的概率具有积极意义。
往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是否降准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小,当然也会受制于通胀压力。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国外政策溢出效应和国内的政策节奏。
1. 当前经济下行速度过快,明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更大。首先,今年国内经济政策偏紧,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等传统经济增长动能下行过快,拖累全年经济增长,并将给明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近期中央一系列关于政策的表态来看,政策正在向“稳增长”倾斜,可见明年上半年稳增长的压力之大。其次,明年出口动能存在弱化的可能性,这对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完成带来不小的挑战。最后,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高达12.7,这对于明年经济增长是非常高的基数了。
2. 目前结构性通胀压力降低,PPI向CPI传导尚需时间。一方面,“双控”约束下降后,通胀压力减弱。特别是“保供稳价”措施出台以来,10月中下旬以煤炭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PPI同比增速在11月迎来向下的拐点。
另一方面,2021年第4季度核心CPI明显走弱,叠加明年猪价仍然保持低位,CPI上行空间有限。部分市场观点认为,今年高企的PPI会向CPI传导。但从历史规律来看,PPI向CPI传导时至少存在两个月以上的时滞。明年上半年,至少在第一季度CPI不会太高。这为再次降准营造了比较适宜的价格水平环境。
3. 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国内政策的外溢效应将小于以往。美联储已进入加息周期,全球流动性收缩,但国内货币政策将更加强调“以我为主”。疫情反复对美联储缩表进程和加息时机增加了不小的不确定性。从美国债务的债务问题和居民资产对金融市场的依赖程度来看,美联储能否如市场预期的进程加息还需观察。央行在二季度和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均强调“以我为主”。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是后疫情时代最早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主要经济体。
4. 虽然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对比国际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仍然有下降的空间。在美国,由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较高,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比中国高很多,但是美国存款准备金率非常之低,现在已经接近0的水平。其他发达经济体大致也是如此。总体而言,在国际上,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处于中等水平。
若近期存在降准的可能性,降准的时机如何?
1. 从上一轮宽松周期的规律来看,央行两次降准的时间间隔大约为一个季度。比如 2018 年,央行分别在 1、4、7、10 月连续降准,2019 年 5 月定向降准之后,连续三个月(5、6、7 月)开展定向降准。
2. 春节前后流动性需求较大。1 月末至 2 月初为春节假期,居民和企业对现金的需求较大,银行体系流动性波动较大。
3. 1 月 MLF 到期 5000 亿,是明年上半年到期量最大的月份。同时,1月有大量税收上缴,而明年政府债发行靠前,那么春节前后流动性缺口会更大。
综上分析,若明年一季度左右仍存在降准可能性,降准的方式和时机可能有两种:1)在明年春节前降准,释放的一部分中长期资金用于置换到期的MFL。2)1月除续作到期的MLF外,继续投放更多量的MLF,平抑流动性波动;3月再次降准,释放流动性为“宽信用”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