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统计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仍会持续
8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2021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付凌晖表示,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和国际市场联系非常紧密,总的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付凌晖表示,由于三方面因素持续存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仍会持续。一是全球经济整体在复苏,市场需求增加;二是主要原材料生产国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大宗商品的供给偏紧,特别是国际航运的运力紧张、价格上涨,推动了相关商品价格保持高位;三是由于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刺激力度比较大,货币流动性比较充裕,加大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
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叶银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供给端来看,我国是全球主要原材料进口国之一。同时,我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总体议价能力较弱。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我国制造业生产成本,挤压企业经营利润,甚至导致部分中小企业亏本生产;从需求端来看,大宗商品价格若持续上涨,将可能通过PPI逐步向CPI传导,从而抬高居民消费价格,增加居民生活成本。目前,国内消费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发生前的水平,若未来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连锁引起消费品价格上涨,很可能制约居民消费愿意,影响消费对经济稳定恢复的贡献。
从国内来看,下半年可从哪些方面入手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海国际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曹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项目。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及时升级产业结构,发挥我国节能空间优势,发展更高效、更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遵从“节约优先、效率为本”的生产和生活原则。第二,加强市场监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采取相关措施严控哄抬价格。第三,稳定的汇率以及货币政策可以给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抑制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抬高。第四,扩大对外开放。市场的开放可以加强大宗商品进出口,达到储备调节目的,为大宗商品进出口提供便利。推进通关便利化,更好利用国内外市场增强保供稳价能力。
嘉兴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文雁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定大宗商品价格,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相应工作:一是增强供给侧调节,落实钢铁产品的出口关税政策,督促重点煤炭企业适当增产增供,严格控制地方“两高”项目数量,将整体产能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二是强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监督,严厉打击哄抬或利用市场地位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加大对相关重点行业、重点协会的监督审查力度;三是继续加大对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帮扶力度,确保消费端价格稳定。(证券日报 苏诗钰)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好政策落实,针对经济运行新情况加强跨周期调节;审议通过“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扩容提质。
会议指出,7月中下旬以来,我国多地发生极端天气、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多省多点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效应对新挑战,加强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扎实做好遏制疫情和防汛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各地要严格落实责任和措施,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特别要守住关键环节的关口。进一步加强洪涝等灾害预警和抢险应对。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受灾地区加快恢复重建。抓紧抓好秋粮补种改种、水毁农田和设施修复、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完善等。二是突出做好保就业工作。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众就业帮扶,通过稳定就业保障群众收入和生活。三是着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落实好既定的减税降费举措,遏制乱收费。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好降准资金等,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四是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完善并落实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应对方案,合理增加国内生产,科学组织储备投放,强化重点商品市场联动监管。持续实施生活物资保障机制,保证市场供应充裕。五是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北方地区要提前做好保障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密切跟踪经济走势变化,优化政策组合。促进消费稳定恢复增长,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以更有效的开放举措稳定外贸外资,加强政策协调和解读,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要继续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优先位置,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市场主导,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一是强化财政、货币等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促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推动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二是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放大就业倍增效应。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缚创业的壁垒,加强创业支持,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发劳动者创业积极性。三是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健康发展,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四是完善机制和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脱贫人口等就业服务。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和大龄、妇女劳动者等权益保护。五是面向市场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