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生猪生产、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举措来了!
8月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六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主要包括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完善生猪稳产保供综合应急体系、持续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四方面举措。
2019年以来,针对生猪产能严重下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等严峻形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但长期困扰生猪产业发展的产能大幅波动问题尚未根本破解,产能恢复后市场价格再度陷入低迷,部分生猪养殖场(户)亏损,一些地方政策出现反复,生猪稳产保供的基础仍不牢固。
此举主要是解决上述问题,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防止产能大幅波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国内猪价出现大幅持续下滑,至今年6月底,生猪养殖业进入全面亏损阶段。为稳定生猪价格,保护养殖户的积极性,国家在6月9日发布了《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随后在7月份连续3次收储冻猪肉,累计收储量4.25万吨。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生猪产能的措施,促进保供稳价,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再次强调稳定生猪生产。
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吕品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意见》是对之前政策内容的强化,另一方面,也认可了目前生猪产能恢复所取得的成绩。《意见》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3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少于4000万头,意味着当前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已符合国家调控目标,不存在大幅波动的政策基础。
“生猪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品种,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目前在猪企亏损期,国家出台收储、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旨在稳定生猪生产,防止存栏量大幅波动而影响未来生猪供应。”一德期货生鲜品事业部分析师侯晓瑞说。
四方面措施稳产保供,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共分为五部分17条,明确生猪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发展目标,突出生猪产能调控的关键措施,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提出,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市场周期性波动得到有效缓解,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
一是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生猪贷款政策,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相关贷款按程序纳入政策性业务范围。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并扩大生猪收入保险。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
二是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把住能繁母猪这个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变化率正负5%和10%作为调控基准,建立异常变化自动触发调控机制,重点是避免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度下降埋下供应隐患。
三是完善生猪稳产保供综合应急体系。建立生猪产业综合信息平台,强化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加强猪肉储备调节,科学引导猪肉进口节奏。
四是持续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带动中小养殖场(户)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现代生猪种业,优化生猪屠宰加工布局,加快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意见》,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构建稳产保供的长效机制,稳定和延续长效性支持政策,建立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防止产能大幅波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吕品告诉记者,由于生猪产业链监测预警及猪肉储备调节政策在6、7月份的相关文件中已有所涉及,本次《意见》中最大的亮点为国家在财政支持、金融保障、优化产业环境等方面为生猪养殖业保驾护航。
“由于上半年猪价的超预期下跌,中小养殖场(户)生产经营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与压力,甚至难以维系,《意见》指出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减少10%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以上时,各地可按规定统筹相关资金对规模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这对于中小养殖场(户)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吕品说。
侯晓瑞也表示,《意见》中贷款、补贴、保险、收储等政策旨在提高养殖场的养殖积极性,防止因猪价及资金问题导致的短期的生猪产能下降,从而引发猪价的大幅波动。
“此外,国家也考虑到了屠宰端产能。《意见》指出,要优化生猪屠宰加工布局,科学设置屠宰产能,调整屠宰加工布局,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针对传统生猪运输中易出现生猪死亡、疾病传播等问题,推进产区屠宰场的布局及冷链的运输能力,进一步降低运输途中死亡和疾病传播风险。另外,环境也是后期国家重点考虑的问题,生猪粪便产生的异味及沼气均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且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国家未来会继续对养殖中的环保问题进行处理,而环保合格的企业将在后期养殖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侯晓瑞说。
对此,吕品表示,目前我国屠宰场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且规模大小差别较大,在《意见》指引下,屠宰企业整合势在必行。小规模、产业服务单一的屠宰场面临调整风险,大型屠宰场也将向产销一体化过渡,产销环节成本也将进一步压缩,从产业终端推进生猪产业向好发展。
“国家政策的核心在于稳定生猪生产,同时对未来产业的方向进行了调整,未来我国生猪养殖将更趋向于规模化、现代化,运输方式也会逐步向冷链转变。”侯晓瑞说。
生猪价格较今年高点下降超50%,农业农村部给出建议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2.1%。吕品告诉记者,在我国生猪产能基本恢复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市场价格就成了生猪产业的重点。
数据显示,7月份最后一周,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约为25.93元/公斤,比本轮“猪周期”最高价(2020年2月第3周)低33.71元元/公斤,降幅达56.5%。
从日前上市猪企发布的半年报业绩预告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不少生猪养殖企业利润下滑,生猪概念股股价也随之大幅回落。目前看,相对今年年内最高点,牧原股份、新希望的股价跌幅约为50%,温氏股份、天邦股份、正邦科技等股价跌幅也超过40%。
昨日,两家上市猪企公布了7月份的销售情况,生猪销售收入仍在下滑。温氏股份的销售情况简报显示,含毛猪和鲜品在内,温氏股份7月销售肉猪127.85万头,环比上涨26.46%,同比上涨73.1%;实现肉猪销售收入22.66亿元,环比上涨28.68%,同比下降32.84%;毛猪销售均价为15.08元/公斤,环比上涨6.2%,同比下降59.7%。温氏股份表示,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是因投苗增加。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影响。肉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所致。
正虹科技的生猪销售简报显示,7月公司销售生猪0.99万头,销售收入1821.13万元,环比分别减少63.84、73.49%;同比分别增长207.14%、104.07%。2021年1-7月份,公司累计销售生猪9.61万头,累计销售收入2.709亿元,同比变动分别增长353.68%、228.47%。
对于下半年生猪养殖的盈利情况,上述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预判,下半年是猪肉的消费旺季,受生产增长惯性的影响,肥猪出栏也会有所增加。综合判断,猪肉市场供需在一定时期内会维持基本平衡,养猪业有望保持适当盈利,但养猪的高利润阶段已经过去。建议养殖场(户)多关注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生猪生产和市场数据,按照正常生产计划有序出栏,不要听信谣言以投机心态安排生产,多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
该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意见》贯彻落实,加快建立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满足消费者猪肉需求,使养殖者有合理盈利。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和完善具体工作措施,加大督促指导力度,重点推动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财政、金融、用地、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确保《意见》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加强财政保障和金融服务,加大稳产保供、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引导作用,扩大生猪收入保险。创新项目支持手段,保证政策资金效果。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强化生猪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和供应情况。建立生猪信息发布制度,及时会商和解读产销形势,引导生产主体合理调节产能,更好适应市场形势变化。
四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支持养殖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推动龙头企业以大带小、协同发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面向中小养殖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加快建立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体系、疫病防控体系和加工流通体系,促进绿色循环发展,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