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新浪财经APP,查看更多资讯和大V观点
原标题:碳市场: 做好减碳路上那只“看不见的手”
作者: 徐燕燕
[ 上海煤炭消费量从最开始超过6000万吨,到“十三五”初期5000万吨,再到现在4000万吨出头,下降了20%~30%。 ]
自从去年9月我国提出“30、60”的双碳目标之后,碳市场被寄予厚望。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过往经验来看,碳交易体系是以低成本实现碳减排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我国从2011年开始碳交易试点,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作为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减碳和经济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碳市场要如何发挥好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围绕这一话题,8月13日在第一财经举办的“零碳峰会”上,上海节能减排中心副总工程师齐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国泰君安FICC碳金融业务负责人仝岩、荷兰能源研究中心中国负责人吴珍雪等多位业内专家展开热烈讨论。
碳交易如何实现低成本减碳?
齐康:上海的碳交易试点从2013年启动以来,运行一直规范有序,对上海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一是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上海碳市场设计配额分配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借鉴欧盟,将含碳能源的比例作为发放配额比例的要素。比如,工业企业的煤炭、石油使用占比大于75%的话,其实际上拿到手的配额比例可能只有94%,另外的6%只能通过市场竞拍或市场交易获得。通过这一举措,切实推动上海煤炭消费量大幅度下降,从最开始超过6000万吨,到“十三五”初期5000万吨,再到现在4000万吨出头,下降了20%~30%。此外,光伏的使用从刚开始20万~30万千瓦,到现在超过130万千瓦,五六年间翻了五番。
二是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配额发放另外一个创举是以碳配额作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奖励,企业可以去碳市场上出售获利。通过这样的激励方式,提前推动了部分大的钢铁化工企业产业调整,也保证了“十三五”期间上海的能耗总量和强度指标的超额完成。
三是提升了各行各业对碳市场的认识。上海的碳市场既有高排放的工业企业,也有建筑用能企业,还有航空水运企业,它们参与碳市场多年,对碳市场的认识和理念都有巨大提升,为上海未来顺利实现碳达峰奠定了良好基础。
李瑾:国内探索碳市场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从试点市场到全国市场,从现货产品到金融产品,包括现在搭建的各类自愿减排市场,未来的碳市场将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姿态。
目前,全国碳市场启动将近一个月,还需要逐步去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参与者的能力,以及监管体系的建立、产品的设计等方方面面。碳市场想要真正地将“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也取决于非常多的因素,包括围绕碳市场的一些产业、技术、资金等的带动以及很多金融服务。此前,很多围绕碳市场的资产管理、融资以及产品创新等探索,都为“看不见的手”发挥了重要作用。
仝岩:机构参与碳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营交易(主要是现货),会深入研究市场基本面,促进市场合理定价。二是做市商交易,向市场频繁提供双边报价,核心目标是提供流动性。此外,也会创建与碳相关的金融产品。
过去几年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感受主要有:
一是碳市场还是一个比较小众和专业的市场,季节性明显。
二是市场透明度欠缺。核心的一点还是比较小众,市场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也没有提供各类市场信息的服务机构促进市场透明。另外,目前还没有公布各行业碳排放量和分配的碳配额总量,这一数据对于交易商来说很重要,因为没有这个数据,就很难摸清市场基本面,从而放大交易成本。
三是政策缺乏延续性。
吴珍雪: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我国富煤、缺油、少气,一个词就是“高碳”。我国二氧化碳一半的排放量都是来自电力行业,其中,超过40%来自传统的煤炭,这种情况下,想要进行化石燃料的改变任务非常重。而且,目前我国的工业化还在路上,能源需求量还很大,一方面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实现所承诺的双碳目标,那目前的能源体系和结构一定要改变。
碳市场能够促进能源结构改革。欧洲很多国家也在采用不同的路径去改变自己的能源结构,而改变的初衷还是确保自己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会考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什么样的交易机制更有利于碳价的发现?
齐康:目前全国市场的碳价更多的是引导市场预期的效用,并未完全发挥碳资源配置的发现功能。由于市场刚刚起步,参与市场的主体比较少,活跃度也不够,后面的碳价要考虑协同。碳价要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减排,按照目前40多元/吨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发电厂的边际减排成本,某种程度上是有效的。
第二,碳价也要兼顾能源的供应安全。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较快,煤电厂亏损面是比较大的,所以碳价不仅要考虑市场的流动性,成本因素也要考虑,因为火力发电厂一段时期内还是电力供应和能源供应的主体。
第三,考虑正在建设的能源市场,电力和天然气的市场也在逐步推进,这与市场价格也是有联动效应的,后面需要协同考虑。
第四,碳价与国际市场的衔接,目前我们每吨碳不到50元,欧洲市场是50欧元左右,差别还比较大,我个人认为,碳价的管理和变化还是需要根据自己市场的变化节奏,根据自身的发展,以我为主,慢慢有序调节。
李瑾:碳价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影响碳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宏观、微观层面,长期的预期还有短期的市场因素等。除了碳的约束因素以外,企业还受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政策的压力,包括能源的、环境的和其他很多方面。对于碳价,我们希望不是仅仅关注数字,而是能够将碳减排的目标和减排的政策很好地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传导,让市场感受到价格的信号在发挥引导作用。
仝岩:价格只是一个信号,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长期减排的政策和规划。只要政策和规划定下来了,价格总会跟着市场的政策和基本面波动。全国碳市场初期启动时是48元/吨,现在维持在50元/吨左右。这一价格是考虑几种因素定出来的,但初始价格并不意味着就是我们碳市场的价格。
企业减排的决策都是基于对未来碳市场价格的考虑后做出来的决策,将来碳市场价格会成为能够影响企业决策的比较重要的因素。随着碳市场的成熟,有了期货等衍生品市场,企业还能够知道未来几年的碳价格多少,并以此作出相应的决策。
吴珍雪:我们不能单独看绝对值40或者50元/吨,欧洲那边是四五十欧元/吨,这是不能比的。一方面全国的碳市场刚刚起步,价格是否合理都需要等待市场的反馈。其次现在价格比较低也有可能是配额的原因,配额不合理或者是过多,这都是需要市场检验的。
我们现在看欧洲的碳市场很好,但欧洲从2005年到现在发展16年了,刚开始是15欧元/吨的价格,最低的时候只有三四欧元。而且当时正好金融危机,还没有一些合理的机制去协调碳市场,市场的排放量降低,但是市场上的碳配额是过剩的,这使得投资人不看好碳市场,整个市场下行。后来欧盟的碳市场推出不少机制,比如储备机制,因为碳市场刚一开始制订的碳价基准值和配额与实际会有差异,碳市场受到不可控的疫情影响,会影响排放量和配额量的不平衡。所以如果没有合理的机制调配的话,就会影响市场上的碳价格,也会打击投资者或者是节能减排企业的积极性。
碳价格反映的不仅是减排的成本,还有别的因素。比如,今年年初欧洲碳价猛涨,其背后的因素,一是年初欧洲配额拍卖的时间往后推延,使得市场配额紧张。二是今年三、四月底,一些企业承诺减排的期限到了,很多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只能赶紧从市场上购买。三是去年欧盟提高减排力度,一些西欧国家把自己的弃煤时间表往前推了,这就意味着一方面需要加快煤改气,但天然气价格在不断上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未来煤炭发电实现减排的潜力小了。要实现减排目标,就要考虑其他渠道或其他行业,减排技术的成本可能更高,传导到未来碳价也因此提升。
如何让碳市场活起来?
齐康:从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来说,市场交易信息披露可以加强,每天的交易量和交易均价是否可以做细分和总的配额的分配情况等做一些披露,可能会有利于交易者做交易投资决策。
李瑾:碳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相比,还是有其独特的特征,加强交易主体的能力培育非常重要。不管是重点排放单位还是其他的投资人,未来如何理解碳市场,如何把握市场规律,如何更好地认知和熟悉碳排放的管理和交易模式,如何更好参与和支持碳市场发展和建设,都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教育。
仝岩:尽量让机构入市。从过去试点经验看,在没有机构参与的情况下,交易往往比较冷清,引入机构后市场的活跃度马上好起来,而且市场也并未出现大家之前担心的恐慌,或者出现严重的投机炒作现象。专业的机构本身是比较理性的,投资决策相对来说更专业、审慎。而在碳市场初期,企业参与的目的就是履约,相当多的企业不会考虑要花多少钱履约,只要完成政府给的任务就行了。所以引入理性专业的投资机构是很重要的,有助于合理定价,特别是提升市场的活跃度。
吴珍雪:现在国内的碳交易市场还只是覆盖电力企业,活跃度有限。碳市场的目的就是寻找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减排技术。随着化工、交通等其他行业的进入,各行业减排的手段和技术不一样,成本也不一样,应该能更好地提升市场的积极性。
下载新浪财经APP,查看更多资讯和大V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