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研报
从牛夫人到小甜甜,盐湖股份上市,值多少钱?
“物联网+智能手机”带动全球晶振需求放量!需求量将超2000亿只?石英晶振厂商近期资本市场动作频繁,这些公司已跻身第一梯队(名单)
钠离子电池热度持续上升,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首批用户将诞生?电池产业化提速背景下,这些公司已经在技术上深度布局
赵诣、李晓星最新持股动向曝光!基金经理博弈锂电池牛股,QFII已秘密潜伏盐湖提锂!
原标题:通胀会不会上升?央行这么说→
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讨论了货币与通胀的关系问题。这是继一季度以来,央行再度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重点谈论通胀。
外部通胀已经成为央行重点关注的一大问题。央行将“全球通胀水平可能继续升温”的前期判断,调整为“全球通胀普遍走高,通胀预期明显升温”,但同时坦言“通胀上升能否持续尚待观察”。
国内物价方面,二季度物价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其中CPI中枢上移,但仍低于2%;PPI明显走高,但在基数效应见顶、“保价稳供”措施出台等因素共同影响下,PPI出现高位盘整。
迅速走高的生产资料价格不仅引起了市场对通胀问题的担忧,而且引起了央行的关注。在一季度报告中,央行对通胀形势的判断为“物价走势总体稳定”,本次调整为“通胀压力可控”。央行重申“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并表示会密切关注价格走势的变动。
对于货币政策,央行表示,下一步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从根本上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稳住通胀的关键是管住货币
历史上,央行多次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阐述通胀与货币的关系,分析通胀产生的原因。如《200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开辟专栏论及“物价与货币政策”;《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开辟专栏讨论“通货膨胀与货币”。
本次央行专栏论及“正确认识货币与通胀的关系”,重点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后和疫情后发达经济体两次量化宽松与通胀的关系。专栏指出,从长期看,货币与通胀关系密切,而不是基础货币。
具体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日等央行实施以增加基础货币为主的量化宽松政策,真正的货币增长有限,没有引发明显通胀。而疫情后发达经济体央行和财政配合大量增加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2021年全球通胀明显升温。
中航基金首席投资官邓海清表示,在现代银行信用货币制度下,如果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未能促使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方式投放信用货币,则实体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没有增加,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但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情况下,发达经济体央行印钱给财政部,财政部直接发钱给民众,货币直接进入实体经济,引发了高通胀。
6月美CPI达到了创13年新高的5.4%。报告强调,“总体而言,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没有变化,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罗云峰指出,央行通过分析此轮全球通胀产生的原因,意在强调,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不具备推升物价的货币条件,因此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8.6%,与疫情前基本相当,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宏观上稳住了物价。
报告还提及财政赤字货币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政府主导增加广义货币,也会带来破坏财经纪律、损坏银行体系市场化货币创造能力、经济内生活力不足等诸多不利的后遗症。因此,报告在下一步政策思路中强调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
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
报告在分析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时列举了三大值得关注的问题:疫情、全球通胀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
通胀方面,报告指出,全球供需错配仍然存在,通胀上升会否持续尚待观察。疫情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极度充裕,货币大幅增长,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表现出需求回暖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芯片持续短缺、运费屡创新高,给大宗商品和耐用品价格带来较大上涨压力,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但通胀会否持续下去还有较大分歧,需密切关注。专家认为,全球通胀上升背景下海外货币政策转向仍是总体趋势,需关注对我国可能带来的溢出效应风险。
7月我国PPI同比增速再回9%,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但央行在报告中强调,PPI阶段性走高,总的看通胀压力可控,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总体看,我国PPI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
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对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压力。邓海清谈到,在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导向下,央行的思路是通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等方式提供支持,典型案例是7月份的全面降准。
报告表示,统筹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再贷款、 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实施好信贷增长缓慢省份再贷款政策,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领域的支持。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